查看原文
其他

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影像学诊断,一文了解!



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经常贯穿于各种复杂病变,增加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度,是心血管介入医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。正确地识别、评估钙化病变,选择恰当的介入治疗技术,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、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、改善患者预后都非常重要。《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(2021版)》是在2014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新,旨在更好地指导我国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。关于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,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。



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


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是目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最主要无创检查手段。钙化病变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上表现为白色、高密度影像,一般认为CT值>130 HU的病变为钙化病变,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。临床常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来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的严重程度。目前常用的方法为Agatston积分。



冠状动脉造影


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钙化病变最常用的工具。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,可以将钙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:(1)无钙化;(2)轻度钙化,只有在心脏搏动时看到淡而模糊的高密度阴影,心脏不搏动时完全看不到钙化影的存在;(3)中度钙化,在心脏搏动时看到较清晰、较容易看到的高密度阴影;(4)重度钙化,在心脏搏动和不搏动时均可看到清晰高密度阴影。



血管内超声(IVUS)



IVUS中钙化病变的典型表现为病变表面的明亮、白色影像,而钙化病变后方伴有黑色声影,常伴多重反射。


IVUS根据钙化病变累及血管腔的范围,将钙化病变分为Ⅰ~Ⅳ级:(1)Ⅰ级,钙化范围<90°;(2)Ⅱ级,钙化范围在91°~180°;(3)Ⅲ级,钙化范围在181°~270°;(4)Ⅳ级,钙化范围≥27l°。除了钙化范围,IVUS检查还可以准确地测量钙化病变的长度。



光学相干断层成像(OCT)



钙化斑块在OCT图像上具有低背反射和低衰减的特性,通常表现为边缘锐利的低信号或不均匀区域。根据钙化斑块的范围、深度等特征,将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:(1)环形钙化,指钙化斑块角度超过270°;(2)点状钙化,指钙化角度≤90°,长度<10 mm的钙化;(3)深层钙化,指钙化斑块距离管腔超过100 μm;(4)浅表钙化,指钙化斑块距离管腔65~100 μm。


OCT能够精确测量钙化病变角度、病变长度及钙化厚度等,应用OCT钙化积分系统(表1),可预测PCI术后的支架膨胀率。如果OCT提示最大钙化角度>180°、病变长度>5 mm、最大钙化厚度>0.5 mm,即钙化积分为4分时,则存在较高的支架膨胀不全风险,建议在支架置入前行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进行充分的斑块预处理,同时在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后,进行OCT检查来评估旋磨治疗的效果。





以上内容摘自:《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》专家组.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(2021版)[J].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,2021,29(5):251-259.

【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入社版权请联系删除】


>>>戳下方小程序,直接搜索对应指南即可阅读PDF版全文!




精彩回顾(点击查看)

❤  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抗栓治疗,亚太共识要点一览!❤  特殊冠心病人群的血压管理,这些你都清楚么? 冠状动脉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,中国指南发布!❤  2020 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:中文版口袋书❤ 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时,如何预防微循环功能障碍?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医脉通临床指南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